11月7日,時值立冬,艷陽高照,大家期盼已久的冬季登山活動終于在位于汨羅長樂鎮的智峰山腳下開始了。公司工會為了開展這個活動,從選址、考察到確定登山路線、組織開展活動,準備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清晨7時,車隊準時從預設的上車地點出發,經過1個半小時的路程,來到了本次活動的起點智峰山下的大屋里村。清晨山里的陽光較城市里來得慢些,此時的陽光灑滿了收割后的田野,路邊不知名的野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益發顯得嬌艷動人,遠處縷縷晨霧在山間飄蕩。下車后大家看到此景都很興奮,對即將開始的登山活動充滿了期待,喧囂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覓食的雞兒嚇得紛紛跑到更遠的田里去尋食。
在宣布了本次活動的注意事項后,登山活動正式開始。由于本次活動較以往相比增加了名次獎勵,前20名均可獲得獎勵,所以想獲得名次和獎勵的人,從一開始就奮勇爭先向山上沖去,另一部分志在山水之間的人,則漫步前行觀山覓景。登山的隊伍逐漸拉開了距離,似一條長龍在山間盤旋而上。
智峰山海拔393米,山不高、坡度大、路難行,上山的路分成兩部分,從山腳到半山腰大靈寺是水泥路,自大靈寺到山頂則是蜿蜒陡峭的山路。
很多人走到大靈寺后便不再前行,或在寺里拜佛,或是在半山亭休息觀景。志在登高遠眺的人在稍事休息后,繼續沿著寺廟后的山路向上攀登,逐漸消失在山林中。上山的小路很陡、也很濕滑、行走困難,稍不注意便會滑到。很多同事都著拄棍,相互提醒著前行,體力不好的人,每爬一段山路便需要休息一下,或是找塊平地坐一下,或是尋一棵樹靠一下,喘口氣、喝口水再繼續前行。“小心路滑,慢點走等下我。還有多遠???”呼喊聲在山林間此起彼伏,汗水濕透了衣服,灑落在路上。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攀爬,終于到了山頂。
山頂有一座青瓦、白墻、斗拱、朱門的寺廟,寺廟山門的匾額上書有“天王殿”三字,廟里供奉著觀音與如來。一進山門,正中是一座香爐,左邊是廚房、飯廳,右邊是僧人休息的臥室與活動室,以及衛生間和洗衣房。前殿供奉著如來三世金身佛像,后殿供奉著觀世音男身金身像。山門外有一小片平地,似乎整個建筑工程還沒完工。整個寺廟只有一名頭戴黃色僧帽、身著灰色僧袍的僧人在操持,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耐得住如此孤寂的,也許他一心向佛,早已超脫了俗世凡塵。
站在山頂眺望遠方,藍天下群山隱現;近處,農舍、田野、山塘、小河布滿視野,一路的疲憊霎時頓消,心曠神怡。也許這就是在此建廟的原因,站在世外,眺望紅塵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吧!
下山總比上山快,望著林間時隱時現的同伴身影,彼此打趣著下了山。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能去成位于另一座山頭的滑翔傘基地。下次有機會再來時,總要去看上一看的,可能我沒有膽量去天上滑上一把,但親身去了解一下這項運動總是好的。也許那時天王殿已經完工,廟里也不再是一個孤寂的身影晨鐘暮鼓了吧。
智峰山,山不高、路卻陡,行之不易。上山路似人生之路,欲看盛景,需行曲折之路,堅持到底的人,方可攀至頂峰。